奧斯卡金像獎的眾多獎項中,哪些是創立時就有的?
哪些又是後來增加的?
何時增加的呢?
er">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會上有人建議,為推展電影藝術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裡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之後由青年藝術家喬治‧史丹尼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羅斯福飯店舉行首次授獎典禮,頒發了十五尊金像。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圖書管理員瑪梅莉特.赫麗發現辦公室裡的金像很像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報導了此事,“奧斯卡”之名從此傳開,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奧斯卡頒獎最初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頒獎典禮,之後又在大會上增加了娛樂節目。自第一屆起,除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提名和投票兩個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余會員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后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奧斯卡金像獎很有趣的一點是,它的主旨是表揚過去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美國(或國際)電影工作者的成就,所以所有的得獎年份都是前一年的年份,所以說像第77屆明明舉辦的年份是2005年,可是在正式的記載上卻是〝第77屆(2004年)〞了。
而至今中外電影獎項普遍採用的在頒獎典禮現場宣布得獎人的作法,就是起源於奧斯卡金像獎,這點和柏林、坎城等國際影展事先宣佈得獎者的做法很不一樣,而台灣的金馬獎頭幾屆也是採事先宣佈得獎人的方式,民國67年(第15屆)之後,才改用奧斯卡金像獎的模式。
近幾年台灣除了注重奧斯卡金像獎的得獎結果之外,更是格外注意其〝最佳外語片〞這個獎項。奧斯卡金像獎二十屆起始有頒發獎項鼓勵當時在美發行表現優異的外語片,但都以特別獎或榮譽獎的名稱處理之,第二十九屆起才正式確立了最佳外語片的獎項,並制定新的評選方式。該獎的報名原則是以出品國家為單位而不是電影公司,一個國家只能有一部電影報名,近幾年很流行的跨國合作片在這裡就往往會遇到困難,像沒多少台灣人當作〝國片〞的【臥虎藏龍】,就是以〝台灣片〞的名義參加的;而在台灣普遍認定為〝大陸片〞的【霸王別姬】及【大紅燈籠高高掛】,當年都是代表香港參賽的。
從外語片的得獎名單看來,歐洲片是奧斯卡主流的外語片,58年中頒了57部〝最佳外語片〞(1953年第26屆外語片從缺),就有49部是歐洲片,幾乎佔了百分之八十五,其中又以義大利片與法國片為大宗,義大利片有13部(47、49、50、56、57、63、64、70、71、74、89、91、98),第二名法國片有11部(48、52、58、59、62、66、72、73、77、78、92),但是69年的阿爾及利亞片【焦點新聞】及76年的象牙海岸片【黑與白】導演都是法國人,84年的瑞士片【危險行動】其實是瑞士和法國的混血片,而03年的片【老爸的單程車票】,雖是加拿大片,卻是以法語發音的(所以才能得到最佳〝外語〞片呀~),由此可見,奧斯卡的〝哈法〞風潮,可是始終如一的。
而比起義大利片及法國片的風光,在國際影壇上大師輩出,影響力不遜於義大利及法國的西班牙、蘇聯、德國及日本,在奧斯卡就明顯吃不開了,西班牙有4部(82、93、99、04),俄羅斯(包含前蘇聯時期)也有4部(68、75、80、94,其中75年的【德蘇烏札拉】的導演還是日本導演黑澤明),日本有3部(51、54、55,都是在〝特別獎〞時期,56年成為正式獎項之後就再也沒得過,75年的【德蘇烏札拉】導演雖是黑澤明,但卻是以蘇聯片名義參賽),德國片(包含西德時期)更只有2部(79、02)。
其實奧斯卡除了最佳外語片之外,所有獎項也都開放給外國電影參加的,只要該電影在美國院線做過商業放映7天以上,就有資格報名,不過有資格報名是一回事,會不會入圍、甚至會不會得獎又是另一回事了。
資料來源
《麗花皇宮影像報》第四期
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44494&d=2005-05-22&old=4
參考資料
http://tw.letter.yahoo.com/one/latest.php?letter_id=44494&d=2005-05-22&old=4
留言列表